首页 > 学院要闻

携手推进专业扶特扶新,赋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电气工程与智能制造学院启动“普通高校本科专业扶特扶新计划”

  4月10日,为提升学院整体办学水平,增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电气工程与智能制造学院举办“普通高校本科专业扶特扶新计划”启动大会,党委专职副书记、副校长贾瑞出席大会并致辞,重庆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副院长禇志刚、重庆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副院长李永福、重庆邮电大学光电工程学院副院长应俊、重庆城市科技学院电气工程与智能制造学院长陈进以及相关学院领导和师生参加大会,大会由电气工程与智能制造学院常务副院长潘银松主持。

  “专业扶特扶新计划”聚焦重庆市“416”科技创新战略布局和“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通过一流专业对口帮扶特色专业和新兴专业,探索教育改革新路径,促进专业融合集聚发展。该计划按照严格的申报和遴选程序进行。帮扶专业原则上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且在专业监测评价中为A档,受扶专业需紧密围绕重庆特色、新兴和未来产业布局。经过专业申报、高校推荐、专家论证、市教委审议及网上公示等环节,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立项50项目,我校电气工程与智能制造学院获批4项。


  该计划涵盖课程、教材、师资、实践等多方面重点任务。帮扶高校将指导受扶专业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协同完善课程体系,共建共享新形态教材,联合培育师资队伍,共同开展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同时,开放实验教学资源,合力提升师生创新水平,共同提升服务发展能力。例如,两校师生将“同上一门课”,推进课程跨校选修;受扶专业教师将赴帮扶高校进修学习,联合开展科研项目;双方还将共同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大型赛事,提升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


  启动仪式上,贾校在致辞中指出,专业建设是高校发展的核心,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增强高校服务社会能力的关键所在。专业扶特扶新计划实现专业间的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对我校专业发展意义非凡,贾校对计划的实施提出了要求,希望帮扶双方加强合作,努力工作。


  电气工程与智能制造学院陈进院长在讲话中提到 “普通高校本科专业扶特扶新计划”是重庆市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旨在通过“强校带弱校、优势专业带建设专业”的模式,实现资源共享、协同创新。我们以此次启动会为起点,以开放的心态、务实的作风,与帮扶高校携手共进,共同书写学院专业建设的新篇章。


  重庆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副院长褚志刚在讲话中提到重庆大学作为帮扶高校,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深知专业建设不是单向的输送,而是双向教学。也提到在接下来的帮扶工作中,将以扶特扶新计划为指引,充分发挥重庆大学在学科建设、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实验资源等方面的优势与重庆城市科技学院携手共进,构建培养适应和教育未来的机械域。

  重庆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副院长李永福在讲话中谈到教育帮扶是推动教育公平;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纽带,学院将充分发挥学科优势,通过专业共建、课程共教、教材共编、资源共享、师资共培 、科研共研究、等多元方式,阻力兄弟院校优化专业结构,提升教学质量,共同打造电气工程领域人才培养新高地。

  重庆邮电大学光电工程学院/重庆国际半导体学院副院长应俊在谈话中提出将OBE理念为指引,打破传统学科壁垒,共建核心课程,将模块化选修加陈列案例库的立体化课程举证;将以共享共建共赢为原则,依托重庆市集成电路创新中心,集成电路产业现代产业学院、微电子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等实验实践平台的优势资源,组建跨校科创团队,共享实验设备和教学平台。


  大会结束后,学院领导以及诸位嘉宾移步至电气楼303会议室开展工作推进会。会上介绍各专业情况以及各帮扶学院负责人工作部署,随后各帮扶专业到各分会场进行分组讨论。


  在“普通高校本科专业扶特扶新计划”的分会场交流中,机械设计与智能制造系与帮扶高校重庆大学对帮扶内容展开深度交流,包括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协同完善课程体系,共建共享新形态教材,联合培育师资队伍,共同开展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开放共享实验教学资源,合力提升师生创新水平,共同提升服务发展能力。通过与帮扶高校紧密合作,双方将共同探索教育改革新路径,促进专业融合集聚发展,为重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分组讨论会上,重庆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副院长李永福和重庆城市科技学院副院长张玉林的带领下,以“普通高校本科专业扶特扶新计划任务书”为指导,围绕“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协同完善课程体系、共建共享新形态教材、联合培育师资队伍、共同开展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开放共享实验教学资源、合力提升师生创新水平、共同提升服务发展能力”等八个核心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会议以李永福副院长提出的“课程共建、教材共享、论文共写、项目共干”的16字合作方针为指导,以指标考核标准为结果导向,将任务的一级指标细化至系室,二级指标落实到个人,依据任务的紧迫程度和重要性,进行了有序的分类,并建立了“计划任务台账”、“任务对接内容、对接人及通信方式台账”、“计划执行过程支撑材料台账”等一系列可操作、可执行、可追溯、可考核的完整体系。本次讨论会充分体现了求真务实的精神,是两校“扶特扶新计划”落地实施的关键一步。随着后续工作的深入推进,我们坚信能够圆满完成教委下达的任务要求。

  在电子系分组讨论会上,常务副院长潘银松、电子系主任毛盼娣、电子系副主任叶博、电子系其他教师与帮扶高校重庆邮电大学光电工程学院/重庆国际半导体学院副院长应俊教授和微电子系副主任王冠宇副教授在电气楼312进行了充分的交流。此次研讨会聚焦于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如何对我院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进行帮扶,其中重点讨论了帮扶任务和对应的具体举措。帮扶任务主要有9个,分别为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协同完善课程体系、共建共享新形态教材、联合培育师资队伍、共同开展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开放共享实验教学资源、合力提升师生创新水平、共同提升服务发展能力和共建实践教育基地。在明确了帮扶任务的基础上,对方非常详细地给出了实现每个帮扶任务的具体举措。针对这些举措,双方展开了一系列的讨论。相信今后在双方共同的配合和努力之下,一定能够将此次专业扶特扶新计划项目做好。

  此次计划的实施,将为我校专业建设带来新的活力。通过跨校合作,受扶专业能够借鉴先进经验,更新发展理念,提升专业建设质量和人才自主培养能力,为重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学院将加强建设过程管理和动态监测,确保计划目标顺利实现。

学校地址:重庆市永川区光彩大道368号        邮编:402167        联系电话:(023)49801747

Copyright ©2005-2011 重庆城市科技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5-16 16:3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