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6日,在鲁班绿智数字智能产业学院的鼎力支持下,重庆城市科技学院电气工程与智能制造学院教师黄莎、教师罗月参加了为期4天的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高校电子信息核心课程研讨会。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秉承开放合作的精神,举办了“高校电子信息核心课程研讨会(第五期)”,旨在通过深入交流教学改革的新思路与分享课程建设的丰硕成果,有效应对知识量迅猛增长与学制相对固定之间的矛盾。本次研讨会的核心目标在于,通过优化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率与质量,从而培育出更多具备卓越才能与创新精神的拔尖型人才,为电子信息领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图1 电气工程与智能制造学院教师罗月、教师黄莎合影
16日,研讨会的开幕式由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主任汪玉致辞,介绍了清华大学电子系的基本情况,回顾了电子系教学改革历程,汪玉教授指出,在人工智能与集成电路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背景下,电子信息工程领域正面临机遇与挑战。由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副主任李懋坤作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本科课程教改情况整体介绍、北京邮电大学教务处副处长赵慧作人工智能赋能人才培养的思考与实践、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长聘副教授张旭东作从电子信息专业基础构建机器学习系列课程的尝试、清华大学电子工程实验教学中心主任马晓红作学科融合趋势下电子信息学科实验教学课程体系改革探索、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副教授李国林作“电子电路与系统基础”课程介绍等多为位专家的主题报告。
图2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副主任李懋坤作主题报告
图3 北京邮电大学教务处副处长赵慧作主题报告
17日,除研讨会主题报告外,研讨会还组织了课程研讨与实验课程沉浸式体验,课程研讨分为两组,“数字逻辑与处理器基础”课程组的主讲教师李学清、孙忆南、马洪兵、“智能机器人设计与实践”课程组的主讲教师张沕琳出席,他们分享了课程删减内容、教学理念、教学支撑、实验课程介绍,并分享实验教学经验内容,解答了与会老师在教学中遇到的困惑和重难点问题,共同探讨对策。
图4 “数字逻辑与处理器基础”课程研讨组现场
图5 “智能机器人设计与实践”课程研讨组现场
图6 电气工程与智能制造学院教师罗月、黄莎实验课程体验
此外,研讨会还安排了18-19日自由听课环节,清华大学电子系提供了本科生的课程安排表,参会教师根据兴趣,任意选择课堂,进行观摩学习,与会教师与清华大学电子系本科生一起听课,既体验了清华大学的课堂氛围,又观摩了课程教学的实施过程,对于核心课的了解更加深入。
图7 李国林副教授的“电子电路与系统基础”课堂
图8 李冬梅副教授的“模拟电路原理”课堂
本次研讨会是一次极具价值与意义的学术盛会,不仅为各高校教师搭建了一个宝贵的交流平台,更好的交流教学改革思路、分享课程建设成果,还通过清华大学电子系所带来的精彩报告与优质课程展示,极大地丰富了教师的学术视野,深化了教师对专业领域的理解与认识,并为后续的课程改革指明了新的方向,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能力。
图9 高校电子信息核心课程研讨会参会人员全体合影
重庆城市科技学院电气工程与智能制造学院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为电子信息产业的蓬勃发展注入更加充沛的智慧动能与创新力量。
(罗月 图/文)
Copyright ©2005-2011 重庆城市科技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