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工作

电气工程与智能制造学院代表赴四川成都参加2024新时代高校电子电气教学改革与创新交流会

20241129-121日,由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电气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高校电工电子在线开放课程联盟和高等教育出版社主办,电子科技大学承办的2024新时代高校电子电气教学改革与创新交流会在四川成都成功召开。为了更好地建设我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在鲁班绿智数字智能产业学院的大力支持下,重庆城市科技学院电气工程与智能制造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唐明良副教授带领教师蔡香香和张绍霞一行三人前往四川成都参加了此次大会。


(图1 合影)

此次大会吸引了众多高校相关专业领域的专家、学者及教师,共计400余人,共同探讨电子电气教学的前沿话题与创新举措。

 

(图2 开幕仪式)

1130日上午,大会开幕式由教育部大学数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电子科技大学黄廷祝教授主持。电子科技大学校领导、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王志功出席大会并致辞。

开幕式结束以后,议程进入到主旨报告环节。该环节由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郭宝龙教授主持。一开始,理论物理学家、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生院孙昌璞院士作题为《知识进步铁律下的物理学:实验何以验证理论?》的报告。接着,吉林大学物理学院张汉壮教授分享了《深化课程建设、践行育人使命》。最后,清华大学于歆杰教授就《促进教师教学成长和开展客观教学评价的有力抓手--教学档案袋》题目作了汇报。


(图3 理论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孙昌璞院士)


(图4 吉林大学物理学院张汉壮教授)

1130日下午,大会报告下午场开始,由电子科技大学潘锦教授主持,一共邀请了4位演讲嘉宾。首先,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院长黄钰林教授关于题目《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展开了详细的汇报。接着,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国家级教学名师王淑娟教授围绕面向国家创新驱动新需求、产业发展新变化、立德树人新要求,推动科教融合、产教融合五个方面重构电子信息工程课程体系作了《电子技术课程群数字化与智能化改革实践》的报告。紧接着,大会为中国高校电工电子在线开放课程联盟地区工作委员会优秀组织举行了了颁奖仪式。短暂休息后,工科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秘书长、东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孟桥教授分享了《数智化教学改革发展历史、现状与有待考虑的问题》,回顾教育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发展历史,以及对当前智能助教、知识图谱等相关平台的调查研究,探讨人工智能用于教学实践中的场景、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和挑战,探讨在课程智能化建设过程中必须考虑的问题,为更好地迎接人工智能+教学做好准备。最后,高等教育出版社工科事业部副主任缪可可汇报了《开辟教材建设新领域 塑造教育发展新动能》。报告指出数字教材已成为教学改革的新方向和新动能。通过专业的云创平台与服务体系,可以建设一系列创新、实用、准确、高效的数字教材。云创平台集成了先进的内容制作与管理工具,可提供便捷的资源获取与互动学习体验,助力师生高效学习。数字教材在教学应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发挥了积极作用。



(图5 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院长黄钰林教授)

(图6 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国家级教学名师王淑娟教授)

      121日上午,大会分为了四个分会场,我院教师根据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建设需求,分别去往不同的分会场听取其他高校优秀教师的报告。唐明良副教授前往分会场二:基础课程与教材建设,教师蔡香香和张绍霞先前往分会场三:新质生产力与实验实践,再到分会场二继续听报告。在分会场二中,由华中科技大学梁琨教授主持分会议程。首先哈尔滨工业大学姜三勇教授就《课程、教材与教学以《电工学》(第8版)为例》作了详细汇报。随后,电子科技大学潘锦教授以《《电磁场与电磁波》(第6版)的教材新意》为题作出报告。最后,东南大学戚晨皓教授以《面向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提出了课程教改的三大方向。在分会场三中,由哈尔滨工程大学项建弘教授主持分会议程。首先北京邮电大学俎云霄教授就《构建知识图谱,开展基于系统观的智慧化教学》作了详细汇报。随后,山东大学陈桂友教授以《面向社会需求和工程应用的微机原理、单片机/嵌入式系统课程教学研究》为题作出报告。报告指出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图7 哈尔滨工业大学姜三勇教授

(图8 电子科技大学潘锦教授)

(图9 东南大学戚晨皓教授)

(图10 北京邮电大学俎云霄教授)


(图11 山东大学陈桂友教授)

此次成都之行,使我院教师受益匪浅。各大高校老师们的报告,能让教师们紧跟行业发展趋势以及教学改革动态对于今后如何建设以及更好建设我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提供了很好的方向教师们表示,将把在交流会上所学到的新理念、新方法带回学校,融入到日常教学工作中,进一步推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教学改革与创新,为培养出更多符合新时代需求的高素质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贡献力量。

 (张绍霞 /文)


学校地址:重庆市永川区光彩大道368号        邮编:402167        联系电话:(023)49801747

Copyright ©2005-2011 重庆城市科技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5-16 16:34:24